中文名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
英文名 |
methyl methacrylate |
中文别名 |
异丁烯酸甲酯 | 甲基败脂酸甲酯,2-甲基-2-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甲酯 | 2-甲基-2-丙烯酸甲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英文别名 |
更多 |
密度 | 0.9±0.1 g/cm3 |
---|---|
沸点 | 100.3±0.0 °C at 760 mmHg |
熔点 | -48oC |
分子式 | C5H8O2 |
分子量 | 100.116 |
闪点 | 10.0±0.0 °C |
精确质量 | 100.052429 |
PSA | 26.30000 |
LogP | 1.35 |
外观性状 | 无色液体 |
蒸汽密度 | 3.5 (vs air) |
蒸汽压 | 36.9±0.1 mmHg at 25°C |
折射率 | 1.400 |
储存条件 |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稳定性 |
1.易挥发,易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和水。受光、热和催化作用易聚合,也可与其他单体共聚,由于存在双键和羧酸基团,还易进行加成、卤化、亲核取代核酯交换反应。易聚合。通常加入10-5氢醌单甲醚作阻聚剂。 2.本品毒性较小。大鼠经口LD50为9400mg/kg。吸入致死浓度Lc5015.33g/m3,作业最高容许浓度为410mg/m3。但其嗅阈为130~250mg/m3,当其浓度尚未达产生毒性之前,其强烈臭味已使人难忍。人体皮肤接触甲基丙烯酸甲酯,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红疹。 3.由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料氰化钠和中间体氰化氢剧毒,生产装置必须严格保证设备密闭,并保持良好通风,操作人员应有严格的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具。发现中毒现象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及时抢救。 4.稳定性 稳定 5.禁配物氧化剂、酸类、碱类、还原剂、过氧化物、胺类、卤素 6.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紫外线、接触空气 7.聚合危害 聚合 |
水溶解性 | 15.9 g/L (20 oC) |
分子结构 |
1、摩尔折射率:26.55 2、摩尔体积(cm3/mol):109.4 3、等张比容(90.2K):240.9 4、表面张力(dyne/cm):23.5 5、极化率(10-24cm3):10.52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94.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更多 |
1.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并具有强辣味。 2.熔点(℃):-48 3.沸点(℃):100.5 4.相对密度(水=1):0.94(20℃)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5 6.饱和蒸气压(kPa):3.9(20℃) 7.燃烧热(kJ/mol):-2642.9 8.临界温度(℃):294 9.临界压力(MPa):3.3 10.辛醇/水分配系数:1.38 11.闪点(℃):10(OC);12.8(OC) 12.引燃温度(℃):421~435 13.爆炸上限(%):12.5 14.爆炸下限(%):2.1 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16.黏度(mPa·s,25oC):0.58 17.常温折射率(n20):1.4142 18.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779.8 1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331.0 |
2.对环境的影响: 毒性:为麻醉剂,麻醉浓度和致死浓度几乎相同,有弱的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LD 507872mg/kg(大鼠经口);LC 503750ppm(大鼠吸入);人吸入725ppm,最小致死浓度;人吸入62ppm×20~90分钟,粘膜刺激;人吸入12.5~25ppm×20~90分钟,头晕,恶心,意识障碍。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狗吸入46800ppm×1.5小时/日×8日,绝对致死浓度,肝、肾有损害。 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4mmol/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 0):109g/kg(孕6~15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对肌肉骨骼系统有影响。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甲基丙烯酸甲酯毒性英文版
|
符号 |
GHS02, GHS06, GHS08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225-H301 + H311 + H331-H370 |
警示性声明 |
P210-P260-P280-P301 + P310-P311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respirator (US);Gloves;multi-purpose combination respirator cartridge (US) |
危害码 (欧洲) |
F:Flammable |
风险声明 (欧洲) |
R11;R37/38;R43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4-S37-S46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1247 |
WGK德国 | 1 |
RTECS号 | OZ5075000 |
包装等级 | II |
海关编码 | 3824909990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游产品? 10 | |
---|---|
|
|
|
|
|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下游产品? 8 | |
|
|
|
1.丙酮氰醇法
丙酮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丙酮氰醇与硫酸及甲醇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的粗酯经盐析、初馏、精馏得产品。
2.丙烯法
丙烯、一氧化碳与甲醇反应,合成中间体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将它分解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醇。
3.异丁烯法
将异丁烯用氧化剂在K2CO3或MnO2催化剂存在下氧化成甲基丙烯酸或用空气在钼催化剂存在下分两段氧化,即先氧化成甲基丙烯醛,进一步氧化成甲基丙烯酸,它再与甲醇酯化制得甲基丙烯酸甲酯。
4.丙炔羰基化法 壳牌公司近年开发了一种丙炔羰基化合成MMA的新工艺,并已实现了工业化。据称该法比目前正在生产的或者正在开发中的任工艺都简易,且成本低。
5.乙烯法 该法是将乙烯羰基化或加氢甲酰化生成C3的羰基化合物,然后再与甲醛或与之相当的化合物缩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该工艺的主要优点在于产生的氢氰酸副产物可作为制取ACH的原料循环,并且不产生硫酸铵产物。
6.制法:
于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基、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磷酸三甲苯酚酯75g,五氧化二磷9g,铜粉0.2g。搅拌下油浴加热至65℃,慢慢滴加2-羟基异丁酸甲酯(2)25g(0.2mol),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65℃。加完后,升温至80~100℃,并保持此温度反应3h,改为蒸馏装置,蒸出170℃以下的馏分。馏出液用10%的碳酸钠溶液洗涤,无水磷酸钠干燥,加入少量铜粉①重新蒸馏,收集97~100℃的馏分,得甲基丙烯酸甲酯②(1)16~18g。收率76%~88%。注:1、加入铜粉的目的是放置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也可加入少量的硫黄或二苯胺。2、也可由丙酮、氰化钠和甲醇为原料来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海关编码 | 3824909990 |
---|
Direct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of Zfp423 by Zfp521 mediates a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dependent osteoblast versus adipocyte lineage commitment switch. Mol. Cell. Biol. 34(16) , 3076-85, (2014)
Osteoblasts and adipocytes arise from a common mesenchymal precursor cell. The cell fate decision of a mesenchymal precursor cell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lecular cu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l…
|
|
Curcumin delivery from poly(acrylic acid-co-methyl methacrylate) hollow microparticles prevents dopamine-induced toxicity in rat brain synaptosomes. Int. J. Pharm. 486 , 259-67, (2015)
The potential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co-acrylic acid) (PMMA-AA) copolymers to form hollow particles and their further formulation as curcumin delivery system have been explored. The par
[contact-form-7 id="1574" title="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