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 | 2.2±0.1 g/cm3 |
---|---|
沸点 | 158.0±0.0 °C at 760 mmHg |
熔点 | ~40?°C(lit.) |
分子式 | H3O4P |
分子量 | 97.995 |
精确质量 | 97.976898 |
PSA | 87.57000 |
LogP | -2.15 |
外观性状 | 透明液体 |
蒸汽密度 | 3.4 (vs air) |
蒸汽压 | 1.4±0.6 mmHg at 25°C |
折射率 | 1.510 |
储存条件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易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1.具潮解性。其酸性较硫酸、盐酸和硝酸等强酸为弱,但较醋酸、硼酸等弱酸为强。经高温加热约200℃便失水成焦磷酸,超过300℃为偏磷酸。有腐蚀性。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接触强腐蚀剂,放出大量热量,并发生溅射。 2.稳定性 稳定 3.禁配物 强碱、活性金属粉末、易燃或可燃物 4.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潮湿空气 5.聚合危害 不聚合 6.分解产物 氧化磷 |
水溶解性 | MISCIBLE |
分子结构 |
1、摩尔折射率:13.52 2、摩尔体积(cm3/mol):45.2 3、等张比容(90.2K):154.4 4、表面张力(dyne/cm):136.3 5、极化率(10-24cm3):5.36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1 2、氢键供体数量:3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77.8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9.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更多 |
1.性状:纯磷酸为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 2.熔点(℃):42.4(纯品) 3.沸点(℃):260 4.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38 6.饱和蒸气压(kPa):0.0038(20℃) 7.临界压力(MPa):5.07 8.辛醇/水分配系数:-0.77 9.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许过有机溶剂。 |
2.对环境的影响: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危险特性:有腐蚀性。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纤维素膜滤器收集,用水洗脱,再用比色法测定(NIOSH法) 分光光度法(NIOSH方法 216) 比色法(NIOSH方法 S333) 离子色谱(NIOSH方法 790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 1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转移到安全场所或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
|
磷酸毒性英文版
|
符号 |
GHS05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290-H314 |
警示性声明 |
P280-P303 + P361 + P353-P304 + P340 + P310-P305 + P351 + P338 |
个人防护装备 |
Faceshields;Gloves;Goggles |
危害码 (欧洲) |
C:Corrosive |
风险声明 (欧洲) |
R34 |
安全声明 (欧洲) |
S7-S16-S26-S36/37-S45-S36/37/39-S1/2-S24/25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3453 8/PG 3 |
WGK德国 | 3 |
RTECS号 | TB6300000 |
包装等级 | III |
危险类别 | 8 |
海关编码 | 2809201900 |
磷酸上游产品? 9 | |
---|---|
|
|
|
|
|
|
磷酸下游产品? 10 | |
|
|
|
|
|
1.工业生产方法有湿法和热法。前者制得磷酸浓度较低,而且含杂质较多,需要进行净化。如以酮-醇混合物为萃取体系精制湿法磷酸,经萃取-洗涤-反萃取和钡盐沉淀净化的工艺流程,已生产出合格的85%工业磷酸。后者制得磷酸浓度和纯度都高,但耗电量大、投资和成本较高。
湿法是用酸分解磷矿石制得。此法分为硫酸法、盐酸法、硝酸法和硫酸氢铵法。常用为硫酸法。硫酸法由于反应温度和制得磷酸浓度不同,在磷酸水溶液中硫酸钙晶体有三种不同形式,按其生产工艺分为“二水物”流程、“半水物”流程、“无水物”流程,近年还出现“半水-二水物”流程和“二水-半水物”流程等。
2.湿法(硫酸法)二水物流程将磷矿石粉碎至80~100目后,加入萃取槽,再加人淡磷酸和返酸以维持料浆的液固比为(2.5~3.5):1(重量比),并调节磷酸浓度。把硫酸按理论量的102%~104%加入萃取槽,与磷矿粉于75~85℃进行萃取反应4~8h。反应后的料浆经过滤,滤液即为磷酸,浓度一般在20%~25%P2O5,其中一部分返回萃取槽调节液固比,另一部分送去蒸发浓缩,制得磷酸成品。其
滤渣经多次洗涤后排出,其磷石膏用于制造硫酸的原料,洗液返回萃取槽用。
热法热法磷酸的生产有酸冷流程、水冷流程和喷射除雾流程,现分述如下:
酸冷流程将黄磷在熔磷槽内熔化成液体,经磷喷嘴送人燃烧水合塔,同时用压缩空气(一次空气)将磷雾化,使磷氧化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了使磷氧化完全,在塔顶还需补充二次空气。在塔顶沿塔壁淋洒30~40℃的循环磷酸,使五氧化二磷气体冷却,同时与水合成磷酸。排出的气体进入电除雾器以回收磷酸,再经冷却至30~40℃后,大部分作循环磷酸返回燃烧水合塔,小部分作磷酸成品。其
水冷流程将黄磷熔化后,用泵把液态磷送人燃烧室,同时用压缩空气使磷雾化,并补充二次空气,使磷在燃烧室内进行氧化。产生气体温度为800℃左右,在室外用水冷却,使壁温保持80~125℃。从燃烧室出来的气体进入石墨制的气体冷却器,气体经冷却至80℃时进入水合塔,在塔中分三层喷水冷却,并水合成磷酸成品。尾气冷却至100℃以下,经电除雾器排入大气。
喷射除雾流程将液态黄磷经磷喷嘴送入燃烧水合塔,同时用压缩空气使磷雾化,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立即与水形成磷酸酸雾。将酸雾经热交换器冷却后被喷射除雾器吸人,酸雾在喷射器喉部碰撞,凝集成大颗粒后在旋风分离器内回收,配制成85%H3PO4,制得磷酸成品。
3.制法 以热法还原所生产的工业磷酸为原料,加热至80℃左右,然后通入硫化氢气体达到饱和,密闭静置,使硫化砷和硫化铅沉淀完全,过滤。加热滤液不超过150℃,蒸发,以除去硫化氢和氯化氢气体,浓缩至相对密度等于1.90为止。如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可先用上述磷酸用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1.06以下,过滤、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70(20℃) ,冷却,得到的是松散的含水试剂磷酸。
4.① 黄磷气化后导入空气或过热水蒸气使其氧化,生成五氧化磷,用水吸收,经除砷而得。② 用硝酸使磷氧化而得。③ 磷酸三钙 ( 骨灰)与稀硫酸共热,经分解后,滤出滤液,再浓缩而得。
海关编码 | 2809201900 |
---|
Metagenome-wide association of microbial determinants of host phenotype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Bio 5(5) , e01631-14, (2014)
Animal-associated bacteria (microbiota) affect host behaviors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To identify bacterial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microbiota-responsive host traits, we employed a metagenome-wide a…
|
|
Investigations on the transfer of porphyrin from o/w emulsion droplets to liposomes with two different methods. Drug Dev. Ind. Pharm. 41(1) , 156-62, (2014)
Due to their small particle size, colloidal fat emulsions are suitable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ir potential in vivo performance,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 …
|
|
Process development for scum to biodiesel conversion. Bioresour. Technol. 185 , 185-93, (2015)
A novel process was developed for converting scum, a waste material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o biodiesel. Scum is an oily waste that was skimmed from the surfac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
|
wc-reiniger |
EVI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