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旋复花内酯 |
---|---|
英文名 |
6-(3-acetoxy-propyl)-4-hydroxy-5,7-dimethyl-3-methylene-3,3a,4,5,8,8a-hexahydro-cyclohepta[b]furan-2-one |
英文别名 |
更多 |
描述 |
1-O-Acetylbritannilactone 是从 Inula Britannica L 分离的一种活性化合物。1-O-Acetylbritannilactone 抑制 VEGF 介导的 Src 和 FAK 活化。1-O-Acetylbritannilactone 还抑制 LPS 诱导的 PGE2 产生和 COX-2 表达,以及抑制 NF-κB 活化和易位。 |
||||||||||||
---|---|---|---|---|---|---|---|---|---|---|---|---|---|
相关类别 |
|
||||||||||||
靶点 |
NF-κB
COX-2
|
||||||||||||
体外研究 |
1-O-乙酰基溴化内酯(ABL)通过调节VEGF-Src-FAK信号传导抑制血管生成和肺癌细胞生长。 1-O-乙酰基溴硝基内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培养的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迁移和毛细结构形成。用1-O-乙酰基溴化内酯处理A549 NSCLC细胞导致细胞生长抑制和Src-FAK活化。在A549肺癌细胞中测试1-O-乙酰基溴化内酯的潜在作用,Src和FAK磷酸化。在A549细胞中注意到显着高水平的Src和FAK磷酸化,其通过处理1-O-乙酰基溴化内酯(5μM和10μM)均被抑制。 Src和FAK对癌细胞增殖都很重要。因此,通过MTT测定和克隆形成测定法测试的A549细胞生长被相应的1-O-乙酰基溴硝基内酯处理显着抑制。 1-O-乙酰基溴化内酯的抗A549细胞生长活性也是剂量依赖性的[1]。从旋覆花中分离的1-O-乙酰基溴化内酯(ABL)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炎症反应。 1-O-乙酰基溴化内酯(5,10,20μM)具有几种浓度依赖性作用,包括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PGE 2产生和COX-2表达,以及阻断NF-κB活化和易位。此外,1-O-乙酰基溴硝基内酯直接抑制活性NF-κB与特定DNA顺式元件的结合[2]。 |
||||||||||||
体内研究 |
施用单剂量的1-O-乙酰基溴化内酯(12mg / kg /天)显着抑制裸鼠中A549异种移植物的生长。在1-O-乙酰基溴硝基内酯处理的异种移植肿瘤中,体内微血管形成和Src活化也被显着抑制。为了研究体内1-O-乙酰基溴化内酯的潜在活性,应用裸鼠异种移植模型。单剂量的1-O-乙酰基溴化内酯(12mg / kg /天,ip)显着抑制裸鼠中A549异种移植物的生长。此外,1-O-乙酰基溴硝基内酯处理的肿瘤的重量明显轻于载体处理的肿瘤。值得注意的是,给予1-O-乙酰基溴化硅烷内酯不会影响小鼠体重[1]。 |
||||||||||||
溶解度 |
体外:
在DMSO中10mM
|
||||||||||||
储备液 |
|
||||||||||||
细胞实验 |
将HUVEC或A549细胞接种在60mm板(300个细胞/板)中。孵育过夜后,用施加的试剂(例如,1-O-乙酰基溴代内酯;5μM和10μM)处理细胞24小时。然后洗涤细胞,并加入新鲜培养基。孵育10天后,将存活的菌落固定,染色并手动计数[1]。 |
||||||||||||
动物实验 |
小鼠[1]使用雄性裸鼠(4-6周龄,BALB / c)。将A549细胞(在0.1mL培养基中的500万个细胞)皮下注射到裸鼠的右大腿,并且当肿瘤达到约100mm 3的平均体积时开始治疗。将动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小鼠:(a)载体; (b)12mg / kg的1-O-乙酰基溴代内酯。每天腹膜内(ip)注射1-O-乙酰基溴化内酯。每天检查小鼠与治疗相关的毒性/死亡率,并且每两天用卡尺测量肿瘤。计算肿瘤体积(以mm 3计),并显示肿瘤生长曲线。在实验结束时,通过手术和加权分离异种移植肿瘤[1]。 |
||||||||||||
存储 |
4°C,避光
|
||||||||||||
运输 |
室温;可能会有所不同 |
||||||||||||
SMILES |
O[C@H]1[C@@](C2=C)([H])[C@@](OC2=O)([H])CC(C)=C1[C@@H](C)CCCOC(C)=O |
||||||||||||
参考文献 |
|
||||||||||||
相关活性 小分子 |
(E)-3-(对甲苯磺酰基)丙烯腈 | 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 | SN50 | 雷公藤甲素 | N-乙酰对氨基酚 | 4-甲基-N1-(3-苯基丙基)-1,2-苯二胺 | 紫草素 | (2E)-3-[[4-叔丁基苯基]磺酰基]-2-丙烯腈 | 楝酰胺 | (-)-DHMEQ | 乙酰水杨酸 | 双氢青蒿素 | 番茄碱 | QNZ | 黄芩苷 |
密度 | 1.2±0.1 g/cm3 |
---|---|
沸点 | 483.1±45.0 °C at 760 mmHg |
分子式 | C17H24O5 |
分子量 | 308.370 |
闪点 | 173.1±22.2 °C |
精确质量 | 308.162384 |
PSA | 72.83000 |
LogP | 2.12 |
蒸汽压 | 0.0±2.8 mmHg at 25°C |
折射率 | 1.521 |
3-(4-Hydroxy-5,7-dimethyl-3-methylene-2-oxo-3,3a,4,5,8,8a-hexahydro-2H-cyclohepta[b]furan-6-yl)propyl acetate |
Britannilactone |
2H-Cyclohepta[b]furan-2-one, 6-[3-(acetyloxy)propyl]-3,3a,4,5,8,8a-hexahydro-4-hydroxy-5,7-dimethyl-3-methylene- |
Inulicin |
1-O-Acetylbritannilactone |